美麗說、蘑菇街、知美網、堆糖等社會化電商開始歸于冷靜
廣告:
自2011年起,社會化電商概念在國內興起,一時間,資本熱捧,互聯網巨頭跟進。除了美麗說、蘑菇街、知美網、堆糖等獨立的社會化電商網站,淘寶網、當當網、凡客、開心網等電商網站和社交網站也紛紛涉足。有數據統計,2012年上半年主打社會化電商概念的網站超過30家。
兩年后,被過度吹捧的的社會化電商開始歸于冷靜。由于市場容量有限、過度依賴上游等原因,社會化電商面臨發展瓶頸,出售、倒閉、創始人離職的案例開始出現。
6月14日,成立于2008年的化妝品導購平臺唯伊網公開宣布尋求整體出售;曾獲得A輪融資的迷尚網近日則已經停止運營;4月24日,現代傳播758萬元收購導購平臺LC風格網;今年3月份,傳知美網大規模裁員。除了美麗說、蘑菇街,其余社會化電商網站顯得不溫不火。
社會化電商并非沒有存在的價值。與淘寶圖書館式分類方式不同,美麗說、蘑菇街對風格進行梳理的方式對用戶有一定的價值;人們也會因為朋友的推薦而產生消費行為。此外,對于中小賣家來說,隨著電商內部流量越來越貴,社會化電商將成為他們的外部流量來源之一。
在國外,Pinterest已獲得25億美元估值。據ComScore數據,今年3月份Pinterest的訪問者達到了5330萬,網站流量比一年前上升了約一倍。但與之相比,美麗說、蘑菇街近半年Alexa排名沒有明顯變化。
為何美麗說、蘑菇街難以成為中國的Pinterest?
這與中國的電商格局相關。“社會化電商模式本身沒有問題。國外Pinterest證明,這是普遍的用戶需求。Pinterest同樣給很多電商帶去流量。但在中國,阿里一家吃掉了七八成的市場。”互聯網評論人士洪波(微博)認為,中國的社會化電商很難變成獨立的平臺,因為一旦淘寶收口,將直接受到影響。
未來,中國的社會化電商將何去何從?
社會化電商遇到天花板
一位社會化電商創業者認為,導購是門好生意,但難成大器。
在中國,淘寶是社會化電商的生命線,行業內70%的流量導向了淘寶。但美麗說、蘑菇街們過早引起了淘寶的警覺。
淘寶的系列反應更是超出了社會化電商網站的預期。去年5月份,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微博)曾在內部會議上發表了針對電商導購、返利類網站的幾點原則,稱不扶持上游導購網站繼續做大,阿里的流量入口應該是草原而不是森林。從2013年1月起,不再支持淘寶站內購物返現的淘寶客模式,而是只支持返積分、返實物、返優惠券等非現金方式。近期,阿里巴巴曾購買美麗說、蘑菇街百度關鍵詞,被認為攔截導購網站流量。
美麗說、蘑菇街讓淘寶產生了不安全感。“天貓淘寶意識到流量不夠,需要去采購或合作獲取流量,因此與百度、360合作。但它希望這些導流的環節捏在自己手上。但如果商家自己去導流量,淘寶自己的廣告位就沒有價值了。”新媒體專家魏武揮(微博)說。
一位導購行業人士說:“淘寶幾次調整,讓收入大幅度下降。收入減少,投入收縮,獲取流量減少,再度導致收入減少。”一位社會化電商創業者說。
除了過度依賴淘寶,社會化電商的另一項問題是市場規模不大。
社會化電商主要集中在服飾護膚、母嬰、家居等垂直領域,并非所有的領域都容易拓展。例如,人們對IT設備、圖書分享的需求遠低于服裝。美麗說、蘑菇街主要面向90后女生,品類較單一,主要集中在服飾和飾品,客單價并不高。
“社會化電商在價值鏈上有它的一環,但這一環,其實并不是很大,因此市場只能容得下兩家公司。”魏武揮說。
也許因為如此,社會化電商“逛”的創始人之一白鴉(微博)沒有堅持走下去。知情人士透露,白鴉已經退出了“逛”,目前正在創辦其他項目。“市場已經被美麗說和蘑菇街占據了,未來一兩年看不到太大的增長。”知情人士稱。
淘寶為什么做不成?
淘寶自身也嘗試了多款社會化電商產品,如哇哦、愛逛街、一淘發現等,但并未能挑戰美麗說、蘑菇街。
為什么淘寶內部做不成社會化電商?
“電商去做社會化,很容易有誤區,商家把它當成營銷工具。用戶要的是朋友的消費體驗,而不是看商家的推銷行為、廣告。這種微妙的區別很關鍵。朋友推薦的概率,遠大于商家推薦的概率。”魏武揮說。
正在尋求出售的唯伊網,也是社區與電商業務博弈的一個范本。唯伊網以社區起家,成立兩年后已轉型為B2C商城。據前員工透露,唯伊網推出商城后,商城和社區之間的比重開始慢慢發生變化。“唯伊當時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商城上,失卻了早先做社區時候的動力和夢想。從0到50萬會員,用了兩年半。但是做商城之后的兩年,僅僅發展了20萬會員。人們在沒有利益交集的時候,是很容易聚集在一起。一旦自己做了電商平臺,也就背離了現在的運營模式。”
除了內部探索社會化電商,阿里集團入股新浪微博以探索社會化電商模式,新浪微博也被外界比作“大號的美麗說”。但目前,雙方合作的形式主要是精準廣告形式流量變現,尚未在社會化電商領域有所呈現。例如,用戶在淘寶瀏覽一條褲子,新浪微博相關板塊則會推薦褲子。
有分析人士指出,新浪微博現在的導購方式簡單直接,還涉及到用戶的隱私。“比如在淘寶看到成人用品,新浪微博將呈現成人用品的廣告,沒有體現社會化電商的特性。”
對于阿里新浪微博構想的社會化電商概念,一位接近雙方的知情人士并不看好:“阿里本身其實擁有強關系,有一套完整的用戶交易鏈,新浪微博這樣的社交媒體其實都是弱關系,弱關系基礎上其實是很難產生交易的。”該人士說,“就像一盤營養豐富的沙拉,你還需要往里面再滴點維生素嗎?”
洪波認為,新浪微博若真要探索社會化電商,不能僅僅是和一家電商探索,一定不是依附一家公司,而是要做一個獨立的平臺。“阿里入股新浪微博后,新浪微博依附于阿里。這種依附,使得社會化電商可探索的空間已經沒有太多了。”
走到轉型的十字路口
騰信創新副總裁呂欣欣認為,當一種情況的出現,會改變第三方社會化電商的局面,即整個互聯網優質的流量越來越貴。
隨著淘寶和天貓內流量獲取成本越來越高,并不是所有賣家都有資本去購買直通車、鉆展。這時,美麗說和蘑菇街的價值會突顯。但問題在于,美麗說、蘑菇街的流量有多大、多精準。
社會化電商未來能否渡過這段艱難時期這塊取決于三個因素:一是淘寶商家有沒有自主去買流量的意愿;二是淘寶天貓以外電商的平臺化速度和深度,如果其他電商平臺對美麗說只是一個補充,美麗說蘑菇街依然要看淘寶的眼色;三是傳統的品牌客戶,如歐萊雅、保潔等能傳統品牌,是否將對美麗說、蘑菇街產生類似媒體一樣的興趣。
“這三點是取決于這些網站未來是否能生存的辦法,因為中國畢竟不像美國,只靠交易提成的話,長遠來看太危險。”呂欣欣說。
社會化電商是一種流量生意。對他們來說,最終的價值在于自己的平臺上有多少的有效流量在這里面運轉,最壞的情況是流量沒有價值。
一位社會化電商創始人透露,蘑菇街、美麗說發展初期,正是新浪微博、QQ空間等社會化媒體全面上升的時間,那時用戶獲取成本低,在以億為量級的開放平臺上撈到幾百萬的用戶,是蘑菇街美麗說們的原始積累。
但現在,流量和用戶獲取成本大幅增長,燒錢已是必然。同時,社會化電商也面臨著用戶流失問題。“一方面是保證發展獲取新用戶,另外一方面也要獲取額外用戶來填補流量的用戶。至少目前,用戶和流量級遠沒有達到可以稍微放緩的可能,燒錢也必將持續下去。”上述社會化電商創始人說。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