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區別
廣告:
飽和/單不飽/亞油酸/亞麻酸的比例應該是1:1:0.8:0.2
亞油酸高溫容易產生致癌物
注:“n-6”和“n-3” 解讀:“n-6多不飽和”指的是“omega-6不飽和脂肪酸”,“n-3多不飽和”指的是“omega-3不飽和脂肪酸”,兩種都是人體所必須的多不飽和脂肪酸,但在體內起作用的途徑不同。其中“n-3多不飽和”非常有利于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建議:兩者在人體內平衡才最利于健康。目前我國人民膳食中omega-3系列脂肪酸偏少,所以提倡增加亞麻籽油、紫蘇油等的食用。
亞麻酸即是omega-3.
亞麻籽油是不適合加熱使用的,不適用于炒和煎炸,一般只能低溫烹調以保證它的營養成分。
a.飽和脂肪酸盡量少一點的,也就是說“素”一點,可以允許稍多吃一點葷的:
橄欖油,茶油,菜籽油。
b.亞麻酸盡量多一點,幫助補腦的:
茶油,菜籽油,核桃油,亞麻油,鵝油。
c.高溫穩定的飽和脂肪酸或單不飽脂肪酸較多,適合煎炸的:
橄欖油,茶油,菜籽油,豬油,雞鴨鵝油,牛羊油。
d.高溫不穩定,容易產生致癌物的多不飽脂肪酸(亞油酸)太多,不適合煎炸的:
玉米油,葵花籽油,米糠油,大豆油,花生油。
由于亞麻油和核桃油買不到或者太貴,核桃可以直接吃,所以選茶油和菜籽油比較合理。
關于芥酸、芥花籽油和雙低菜籽油
菜籽油的成分比例為16/16+43/18+5,其中第二項單不飽脂肪酸中16為油酸,43為芥酸; 據研究芥酸可能對心臟健康不利,所以有加拿大培育出低芥酸的canola,進口到國內稱為芥花籽油,成分比例8/50+5/21+11,芥酸降到5%以下。canola飽和脂肪少而亞麻酸多,應該是最理想的食用油。不過還有一個小問題,加拿大人為了降低除草成本加入了一個蛋白基因,然后又在加工時除去。所以加拿大的菜籽是轉基因的而油里去除了。
我國是油菜籽產銷大國,近年來也培育出雙低品種,正在推廣生產。這是廣大消費者的福音,建議注意購買。雙低油菜籽是核輻射育種的,基因比較雜,不能自行留種,需要的其他成本也略高。國內的雙低品種可能完全不含轉基因成分。
價錢貴一點的是茶油。芥花油近70元一桶。更適合低收入人群的是雙低菜籽油。筆者買到一種品牌雙低菜籽油52元/5升比較便宜,但感覺比芥花籽油“油”一些,猜想飽和脂肪酸成分可能高于芥花籽油,是摻了普通菜籽油?希望生產廠家把工作做細,通過自己的產品化驗分析標出真實的成分而不是像筆者那樣到網上去抄一個來替代。其實消費者的要求很低,保證是壓榨的、雙低的,成分真實的、價錢不要炒上去就可以了。
對于青少年和兒童,如果一時買不到雙低的,就選國產非轉基因的,壓榨的,精煉的普通高芥酸菜籽油也符合低飽和脂肪酸和高亞麻酸兩個條件。如果喜歡橄欖油、葵花籽油、玉米油、花生油米、糠油、大豆油,另外需要補充吃點核桃。
菜油最好,平平淡淡才是真。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