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屏陽光下看清屏幕中顯示的內容
廣告:
一款手機屏幕要想能在太陽下看清,不僅僅是需要有很高的亮度,和很多因素都有關系。比如說,兩款最高亮度相同的手機,其中一款是采用LCD屏幕,另外一款采用的是OLED屏幕,正常來說,OLED屏幕的那款手機在陽光下觀感更好,因為它的對比度更高。
除了上面所說的最大亮度和對比度兩項參數以外,和屏幕的貼合工藝有關。我曾經對比過換過外屏的三星Galaxy S9和原裝屏的三星Galaxy S9。在陽光下,原裝屏的三星Galaxy S9是可以看清顯示內容的,而換過外屏的三星Galaxy S9就不能看清顯示的內容了。這是因為原裝屏幕采用了Oncell全貼合技術,而后貼合的屏幕則達不到這個水平,改變了屏幕的通透性,所以在陽光下的可視性大幅降低了。
下面我來說說想要在陽光下看清屏幕顯示內容需要什么條件。
一般來說,正午太陽下的照度可達100000Lux,如此高的照度對于有激發亮度的手機完全可以觸發激發亮度的閾值。這時手機最大的激發亮度是一個最重要的參數。在這種環境下,激發亮度600nit是可以看清的最低標準。
激發亮度在600nit的情況下,對比度同樣是一個關鍵的指標,畢竟這是一個準入標準。在實際使用中,最高亮度為625nit的iPhone SE(第二代)在戶外陽光下是可以看清的,但這是最低標準,只要把亮度略拉低一點,就很難看清了。
圖片中為iPhone SE(第二代)的屏幕參數,它的最高亮度為625nit,對比度為1400:1,采用Incell全貼合技術。
此外,全貼合屏幕在陽光下的可視性要更好一些。這里至少是Oncell全貼合。至于那種GFF偽全貼合屏幕,我覺得實際在陽光下的觀感也并不好。
總結一下,想要在陽光下看清屏幕中顯示的內容,600nit激發亮度,1400:1以上的對比度,Oncell或Incell全貼合屏幕,是最低標準。如果想看的非常清楚,800nit以上的激發亮度,配合更高對比度的OLED屏幕,以及全貼合技術,是必備的條件。
榮耀X10 Max上,屏幕亮度可高達780尼特。
附:流明和尼特的關系
1.流明 (LM)
流明(LM)是光通量的單位,它表示單位時間輻射光能量的多少。一般用來衡量本身不發光而靠反射光的物體的亮度。例如家庭影院投影機,一般都在1000LM以上。
2.亮度 nit(尼特)
亮度是指物體明暗的程度,這類本身可以發光,如各種燈泡,各種光源,包括電視液晶屏,定義是單位面積的發光強度,它的單位是nit(尼特),1nit=1坎特拉/平方米;
3.兩者之間的關系
它倆一個光能量,一個是單位面積上的發光強度,流明可以比作一個手電筒,發光能量如果已經確定,照到的面積越小,當然亮度越高,面積越大,亮度就會低。1尼特=0.093流明/平方英尺,假設一個1000LM的投影機,投出的面積是1平方米(越相當于60寸液晶屏的大小),此時你看到的投影畫面的亮度約為100尼特。
液晶屏本身算是一個自發光的物體,國際上通用的做法是用尼特來表示它的亮度,現在的液晶屏,亮度一般在100尼特和300尼特左右都是合適觀看的一個亮度,這主要也要結合用戶的觀看環境,一般家庭的燈光設計都會低于300勒克斯(光照單位,1勒克斯=1尼特),只要保證液晶屏的亮度比家庭環境光照稍高即可適合觀看,如果差距太大,都會傷害眼睛。
我們現行的企業標準為(出廠亮度):
32英寸以下≥160 尼特
32英寸≥190 尼特
32英寸<屏幕對角線尺寸≤43英寸≥200尼特
43英寸<屏幕對角線尺寸≤55英寸≥210尼特
屏幕對角線尺寸>55英寸≥240尼特
廣告: